公司动态

广州打井、广州钻井

更新时间: 2023-01-16

水井,在习惯于使用自来水的城里人眼中是陌生的。但在我的故乡,水井是生活的基础,是人烟的所在与前提。儿时的乡下,水井是公共设施。一条街甚至一个村庄共用一个水井的现象很常见。记忆里的水井建在临院叔叔家门前的土台之上。井口以木檩搭棚覆盖,中间留有能进出水桶的方孔。方孔上方搭建着可以摇水的辘轳(乡下以“务轳”名之),辘轳上那个以弯曲树干制成的摇把被称为“辘轳把”。各家饮水,须手摇“辘轳把”续井绳下井底汲水上来,倾满两桶,以肩担回,倒入自家缸中存储备用。如若浇地,则不必人担,可通过从井边延伸至各家的小型水渠,乡下称之为“阳沟”来实现。用水人将水从井底摇上来之后,只需倾入修建至井边的阳沟,水便沿阳沟过道穿墙一路流淌入自家院中的菜畦。由于经常有水流过,阳沟两侧的植被亦明显盛于它处。那些硕大的车前草、开着黄花的婆婆丁、在草窠里蹦跳的蚂蚱和“扁担钩”以及一簇簇开着紫花的马莲,总能成为善于逐微察细的孩子们的玩偶。儿时常被父亲安排看管阳沟和水头,若是哪处跑了水,必须及时铲土堵漏,以确保辛苦摇上来的井水全部流到菜畦里面而不致浪费。如今想来,那口水井之所以建在土沿高岗之上,概是因为从高入低便于水流浇地的缘故。及

联系方式

  • 联系人:黄先生
  • 手机:1382513****
  • 电话:
  • 邮箱:1469905839@qq.com
  • 网址:https://gdzj1.51sqw.com
  • 地址:广州市花都花山镇花都大道